湿地到云栖

在白际最高点纪录过心情,也在龙井尽头感叹过变迁,而这次,会是我为数不多的饿着肚子爬到山顶上写作的经历,我想运气好的话,有一天我兴许会创造出一门山顶文学来。

坦诚地讲,我不是一个会让阳光明媚的周五被复变和大物占据整个上午的学生,我告诉自己,课逃不逃都在那里明天还可以补回去,但今天的阳光可是分分秒秒地在逃离,于是吃完早点,背起包我就出发了。骑出学校,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目的地,好几分钟后未果,干脆跟着感觉走,遇见路口就朝绿灯的方向骑,否则就右转,这是一贯的伎俩,它带我去过美丽的九溪,行人熙攘的延安路,以及朦胧的华家池,但也他妈的带我去了不下5次的西湖。显然,这次运气不错,它的方向方便我一览早有耳闻的西溪湿地。

其实于我家乡而言,西溪之自然景观煞是常见,但能在喧嚣的杭城容下这方静谧的土地,却是难能可贵的,这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城市内陆湿地。左诚不久前写文章,表明了他对宏村模式的遗憾,我想有机会你一定要来西溪看一看,对于商业发展和自然保护,这里算是我看到过的两者融合的比较和谐的地方了,正如它的商业区署名——“慢生活街区”,你能想象那种阳光午后坐在街边的靠椅上,独自喝茶看报偶尔也与路过的行人眼光交错的怡然状态吗?我喜欢这种被放慢的节奏,因为不止一次地觉得如今的生活走得太快,无形的压力总给人强烈的窒闷感,而调节的最好方式不过如斯了。其实不啻是我,沿途还遇见好几拨秋游的孩子,也就10来岁的模样,嘴里却齐唱着广为流传的最炫民族风,看着那些无邪的笑容,我突然感受到了时间的痕迹,想当年我的童年还是属于让我们荡起双桨,属于少先队队歌的呀。但是唯一不变的,可能就是我们都很快乐了,想想也是,连“少年不知愁滋味”的年纪都不到,谁有理由不快乐呢?孩子们的笑声逐渐隐去,我突然也很想像他们一样干净得笑几声,我啊,千万不能把那些纯粹的开心的笑,变得越来越奢侈。离开的时候,留意到了路边树立的几张小幅宣传语,且摘取组合,调不成诗,权作一行的小结了:向午意不适/驱车向西溪/人生路漫漫/且行且珍惜。

就在这且行且停的状态下,途梅家坞我骑到了云栖竹径,这是新西湖十景之一,因离西湖相对较偏远,故相较而言游人甚少,出示学生证后的门票也只要4元钱。进山后,竹色苍翠,旧貌新颜,还看到参天的百年大树,枝繁叶茂,实有遮天蔽日之势。而这土地上,竹的谦逊,树的坚毅,两者都那么不卑不倨,可谓是相得益彰。再往上走,亭子一座接一座,都有典故也都会驻足一览,或是放下包休憩一会,再继续山路。山并不算高,物资的进出也较为自如,所以山里出现了酒家和喝酒畅聊的人,我也就不足为奇了。其实啊,人都离不开市井生活,只是我们可以选择不那么势利不那么庸俗,那么本真的东西就自然会多一些再多一些了。想这些的时候,我已爬到了山顶,在亭里坐下,喝口水,便开始所谓的山顶文学了。

写到下午3点时,肚子开始咕咕抗议,我意识到精神境界再高也敌不过不吃饭的痛苦啊,索性收笔下山补充正能量去了,边走边想,肉体的一点苦难都无法克服,你还说你不庸俗?哈哈,那么这个定义就仅限于山顶文学了罢。所幸的是,因为爬了这座山,今天活在了浪漫里。